本次論壇由中華合作時報和湖北宜化集團共同主辦,主要探討了中國農資企業文化對行業現狀的影響與未來發展等問題。來自全國各地的農資生產和流通企業還分別從企業實際和行業現狀出發,交流了企業文化建設經驗。與會人員有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林乃基副主任、中國文化研究會企業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王超逸及CCTV、《中國化工報》、《中華合作時報》等十多家媒體記者和來自全國各省市的200多名企業代表、專家學者。
近兩年來,六國公司生產經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00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52億元,同比增長34.49%;實現銷售收入15.01億元,同比增長36.47%;實現利潤8818.50萬元。在品牌建設上,該公司實現了一年一個臺階,三年三大步的目標。2006年9月6日,六國牌磷酸二銨喜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這是繼“六國”二銨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六國”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之后,“六國”品牌又一次獲得的國家級榮譽。六國化工率先成為國內磷酸二銨生產企業中同時擁有三大國家級品牌榮譽的知名企業。
據悉,宜昌市鑫冠化工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500萬元人民幣,是一家從事硫酸、磷酸、磷酸一銨生產銷售的化工企業,生產裝置設計能力為年產10萬噸磷酸一銨和年產12萬噸硫酸。
六國化工公司是我國大型磷復肥企業,現擁有年產30萬噸磷酸、100萬噸高濃度磷復肥生產能力。上世紀80年代中期,該公司引進第一套年產12萬噸磷酸二銨生產裝置,它是我國第一套從國外引進的大型磷銨生產裝置,主要設備來自意大利等6個國家,匯集6國優勢,故該公司商標名為“六國”牌。多年來,該企業一直視質量為企業生命,緊緊圍繞農民種糧的需求,不斷創新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內在品質。磷酸二銨主導產品先后榮獲全國用戶滿意產品、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等稱號,2006年1月5日,“六國”注冊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把中國名牌推向國際,在外國注冊商標,此舉不僅展示了“六國”品牌形象,而且為“六國”牌產品出口,拓展國際市場起到有效的前期鋪墊。
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六國牌得名主要源于第一套年產16萬噸磷酸二銨生產裝置。該裝置是國內第一套從國外引進的大型磷銨生產裝置,主要設備來自意大利、奧地利、法國、原西德、羅馬尼亞和中國等六個國家,并匯集了六國的優勢,故稱六國牌。自1987年投產以來,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注重品牌建設,牢固樹立“產品即人品”理念,堅定不移地執行“提供優質的六國牌產品,使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在生產上追求精耕細作,在技術上追求精益求精,為生產優質的化肥產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作為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堅持以科技創新作為實施品牌戰略的源泉,近年來累計實施技術改造200多項,獲得了數十項核心技術,低品位磷礦石應用攻關和磷石膏殘磷攻關等多項技術成果在國內外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其主導產品六國牌磷酸二銨先后獲得“全國用戶滿意產品”、“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安徽省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等殊榮,并成為國內同行業中投入市場最早、累計產銷量最大的品牌。今年年初,“六國”注冊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內大型磷銨生產企業上市公司中擁有的第一個全國馳名商標。
去年底,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首屆中國農資發展論壇上,擁有“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的六國化工有限公司又成為“史丹利杯”第二屆農民滿意的農資品牌獲選企業,這是由中國《農資導報》在“2006中國農資質量萬里行”活動的基礎上,經過國內市場反復調查了解后評選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