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直播小久的怡缘静电带符合国家强制标准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足球直播小久
应用案例
联系我们
  • 联系人:足球直播小久
  • 手 机:15190344029
  • 电 话:15061758898
  • 邮 箱:liqinghe@htytech.cn
  • 地 址:无锡市锡山区东方国际轻纺城D10-12
在线咨询

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道路越来越宽

发布时间:2024-02-29 15:26:06
阅读: 15590
发布者: 足球直播小久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指出,随着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全方面实施,军队装备领域军民融合迈出了更大更坚实的步伐。目前,中国有2054家单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其中非公有制企业717家(一类许可50家)。未来10年内将有很大的可能性诞生一批高速成长的民营军工企业。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曾经严格保护并且自成体系的国防工业领域脱敏,中国民企中出现类似于洛克希德·马丁的企业只是时间的问题。他说,在经济放缓和军队改革的背景下,民资进入该领域为民间投资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对当前民间投资下滑起到支撑作用。来自政策制定者的红利成为了刺激民间投资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军民融合新政对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军工领域拓宽了渠道,也为国防建设提供了新的后备力量。相关专家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军工领域的高科技可以更快的转为民用;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灵活的管理机制能够更好的降低成本,更好地服务国防建设。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还需要更加多的改革创新,为民资进入军工领域铺平道路。

  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导优势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原总装备部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引导优势民营公司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的措施意见》,重点围绕政策法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息互通、过程监管等五个方面改革创新,筹划启动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军改后,依照职能使命任务由军委装备发展部负责牵头推进落实。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于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指出,随着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全面实施,军队装备领域军民融合迈出了更大更坚实的步伐。目前,中国有2054家单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其中非公有制企业717家(一类许可50家)。从准入数量来看,军工单位占1/3,民用口国有企业占1/3,非公有制企业占1/3,民营企业增长趋势明显。未来10年内将很有可能诞生一批高速成长的民营军工企业。随着事业单位改制的进一步深入,军工重组涉入深水区,也将加速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进程。(从美国等全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来看,民资参与武器制造研发等是国际通用做法,例如日本的主要军工产品生产都来自于民间资本。)

  对此,国防大学教授纪明葵告诉记者,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他认为,军工技术要尽快转化为民用科技成果,使其在经济建设中迅速反哺国防综合实力。同时,要勇于打破利益藩篱和垄断。

  中海清华(河南)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建强指出,中国目前有13万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只有700多家民营企业进入了军工行业,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都不输于传统军工企业,有的技术水平甚至还领先。国家还应出台相应政策,从信息沟通、税收优惠、融资投资、风险补偿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让民企的融合、深入发展更加顺畅。

  2002年,温州德力西集团就开始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生产电器产品。2003年10月16日,随着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飞向太空,德力西扬名海外。此后,德力西又助力神舟六号飞向太空。神五、神六成功上天成为德力西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谈论自己企业产品质量时的骄傲。

  事实上,很多像德力西这样的浙江企业早已开始涉足军工领域。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就有企业开始帮助部队生产纽扣、标徽、姓名牌等多种产品,有的企业一年的产值就上千万元。

  随着德力西等民企产品在军工领域试水成功,军工领域的大门也开始向民企慢慢地开始打开。特别是2005年,国防科工委公布了《非公有制参与国防工业建设指南》,成为民企进入军工领域的一个重大转折。

  据周德文回忆,当时作为有国防科工委背景的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向温州方面发了一份函,提出为温州民间资本进入军工技术领域进行专题推介和培训,在温州民企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许多获得这一信息的温商都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有几十家公司参与了培训,并有意进军军工领域。

  2007年底,国防科工委又出台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再一次极大激发了民企进入军工领域的热情。

  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非公有制企业有81家军民融合项目,其中36家拿到涉军许可证,有了生产资格。

  今年6月,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成功发射,其发射系统的低温燃料加注测控系统就是温州环宇集团南京公司生产的产品。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他们就与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施工方某部开展了合作,均以品牌和质量优势击败众多竞争对手屡屡中标。

  随着各项军民融合政策的出台,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道路越来越宽。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严格保护并且自成体系的国防工业领域脱敏,中国民企中出现类似于洛克希德·马丁的企业只是时间的问题。他说,在经济放缓和军队改革的背景下,民资进入该领域为民间投资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对当前民间投资下滑起到支撑作用。来自政策制定者的红利成为了刺激民间投资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同时,民参军尚处于起步阶段,兼具机制灵活、效益费用比高等诸多优点,未来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军民融合体现在‘军技民用’和‘引民入军’两个方面。中研普华研究员危仁鹏告诉记者,民资进入武器装备科研和维修领域旨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防工业,民营企业在微电子、软件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参与军品配套业务。他认为,一方面可以分担国家军品研发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有军工集团的垄断体系。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分化明显,通过混合制改革、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等方式可以更好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新的领域当中。

  军民融合已经进入一个最好的阶段。浙江一位长期与部队有生意来往的老板贺鹏(化名)和记者说,近年来,国防支出稳步增长,2014年是8299.51亿元,2015年是8868.98亿元(引自媒体公开数据)。这些领域很多非公有制企业都可以参与进去,市场潜力非常大。

  国家国防白皮书显示,近年国防支出中,人员生活保障费用、演习训练等活动维持和装备研制采购经费投入各占1/3比例。显然,进入这些领域的技术门槛并不高。

  事实上,从目前很多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条件来看,已初步具备研制生产现代信息化军工装备的能力。尤其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高端制造和材料技术等方面,部分民企的技术水平已超过军工企业,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不断提高。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取得军品科研生产资质的机构中,传统机构仅占32%,民口单位已占68%。其中,民营单位占比近41%。

  危仁鹏和记者说,鉴于中国国防科工体系此前比较封闭的状态,近几年国家也在一直推进军民融合的进程,特别是政策支持不断,多地也成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四川绵阳市是中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绵阳科技城正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驱动试验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绵阳,目前民参军企业近300家,军民融合产值超亿元。

  尽管政策很多,但在宋清辉看来,开放程度有待提高。他告诉记者,中国的民资进入军工市场仍存在不少障碍和瓶颈等问题。比如,中国国防工业为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垄断,仍然是主流现象。

  贺鹏也持相同看法。他告诉记者,军工行业是准入制的,门槛标准都是政府设置的。准入制让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只敢隔海相望,而不敢勇往挺进。贺鹏和记者说,很多军工项目从前期接触、项目洽谈、签订保密协议、军方培训、各类许可证申办……一系列过程下来,真正能拿到军工订单,可能已经一年以后了。如果中途遇到点什么情况,还可能半途而废。这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也是必须面临的风险,也是让很多民企不敢轻易进入的原因。他说,浙江民企进入军工领域在全国应该是比较多的,但大部分还是后勤物品、材料供应、辅助用品、被服防化等,很多电器企业实际上也只是提供一些非核心的电器产品,严格来说不能算军工领域。

  文化差异也是阻碍军民融合的一大瓶颈。温州惠特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项进康告诉记者,他们很早就帮助部队生产过军靴。但部队一直比较神秘,外界并不是十分了解,再加上部队和地方在工作方式以及人际交往上有很大的差异,后来也慢慢把这方面工作放下来了,没有继续去拓展。

  但无论如何,军民融合在趋势上已是明显提速,并且在相互渗透和融合。来自国防大学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有6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获得总装备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1000余项民用技术应用于装备研发。另外,目前中国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1800家,其中,70多家是上市公司。